洗漱,抱娃,下楼。济南市民党晓早上出门,花5分钟把1岁多的儿子送到了小区附近的柳悠芽托育园。这是济南市首家社区嵌入式托育园,很受家长们欢迎,还多次迎来全国各地相关机构的观摩学习。
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约3000万人,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托育需求。2025年,全国注册托育机构已超18万家,较2020年增长近5倍。
托育机构大量涌现,服务质量谁来把关?婴幼儿家长的“不放心”难题如何破解?近日,海报新闻记者探访山东多地的托育机构,对话相关从业者,尝试在行业的火爆发展中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
在济南市历下区泉抱抱托育班,托育老师正抱着幼儿们做游戏。
建在社区里的婴幼儿托育园
“宝宝,早饭来啦!”
早上8点,柳悠芽托育园的早餐时间开启。记者走进托育园时,正看到一名8月龄的宝宝坐在婴儿凳上抱着奶瓶喝奶。旁边,一名一两岁的宝宝已学会拿着勺子吃饭,十分乖巧。
展开剩余88%楼上托育,楼下办公,这是甸柳新村第三社区的日常。在柳悠芽托育园的楼下,社区工作人员们也开启了一天的忙碌。
这样的社区托育点,为该小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了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解放”了很多家长。
37岁的律师孙雯雯是该社区托育点第一批受益的家长。
“我女儿柔柔一岁半的时候,我把她送到了托育园。”作为一名律师,孙雯雯出差频繁,且出差时间不固定,好几次都不得不临时请钟点工照顾孩子。年幼的女儿难以适应,孙雯雯心里也很不好受。
事实上,这不是孙雯雯第一次经历带娃难题。2017年大儿子出生时,夫妻俩工作特别忙,只好请双方老人轮流从外地赶来带娃。女儿柔柔出生后,孙雯雯又一次陷入了“职业女性”与“家庭主妇”的两难选择。
孙雯雯开始寄希望于托育机构,然而找了十几次,范围越扩越大,却始终没找到让她放心的托育机构。她又把目标转向幼儿园,但问了四五家,人家只接收2岁半以上的孩子。
柳悠芽社区托育园的成立,让她看到了希望。一打听,托育园每月收费不到2000元,比找保姆或钟点工要便宜不少,且地点就在社区居委会二楼,安全有保障。经过几次短托尝试后,孙雯雯放心把女儿“托付”给了社区。
记者调查发现,在甸柳新村街道,像孙雯雯这样的家长还有许多。
“我们小区是典型的‘一老一小’社区,共有1630户家庭,其中103户家庭有0至3岁的婴幼儿,老年人口占社区总人口的25%。由于双职工家庭较多,保姆或育儿嫂带娃、隔代带娃的现象普遍,由此引发的养育矛盾也较为突出。”甸柳新村街道第三社区党委副书记杨天煜说,为解决这个问题,2023年6月,社区从紧张的办公用房中腾出专门空间,引进第三方团队,成立了济南市首家社区嵌入式托育园。
托育园设立后,很快受到了居民们的热捧,开业至今一直保持满园状态。2025年,甸柳新村街道“柳悠芽”品牌进一步拓展,第二家社区托育园——柳悠芽翰林府园建成并投入运营,从硬件到软件,都有了进一步提升。
在济南市甸柳新村街道柳悠芽托育园,老师正在哄一个7个月大的婴儿。
在济南市甸柳新村街道柳悠芽托育园,老师正协助一名幼儿练习刷牙。
在济南,像柳悠芽这样受到家长们欢迎的托育机构越来越多。
2023年,在济南高新区舜华路街道玉兰诚园小区,济南家庭托育点“泉心托”1号店成立并运营。2024年,济南市槐荫区张庄路街道锦绣兰庭社区“兰精灵”托育园开放。2025年初,历下区龙洞街道西江华府社区托育园对外开放……
目前,济南全市共建成各类普惠性托育机构123家,一些妇女活动中心、妇幼保健院也加入了该行业。济南多个区正在推行“一街道一社区托育”,打造“家门口、楼底下”的社区托育,同时引进济南“泉抱抱”等品牌托育机构入驻,让有需求的家庭有选择、有依靠、有信赖。
不仅是济南,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也在大力推动托育服务业的发展。在银川,当地依托社区配套设施开办嵌入式托育机构,提供免费场地和租金补贴,预计新建社区托育园 55家;在哈尔滨,哈电企业管理公司托育中心不仅服务本企业职工子女,还接收部分社会婴幼儿;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妇幼保健院是当地首家开展托育服务的公立医院,将保健院医保功能和育幼服务相结合,受到家长的欢迎。
幼儿园里的“小小孩”
除了社区里的托育园,一部分传统幼儿园主动拓展托育服务,为处在育儿困境中的家长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8月13日,日照市岚山区岚山头街道中心幼儿园园长仲维红正忙着对托育班进行改造提升,准备迎接9月开学季的新一批“小小孩”。
“我们是日照市第一家开设托育班的公办幼儿园。”仲维红告诉记者,这家幼儿园始建于1996年,是当地一所大中型幼儿园,该园原本招生范围为3-6岁儿童,高峰时在园儿童达1000余人。
“发现托育行业的巨大潜力后,2023年起,我们决定拿出部分师资和教室,改造提升,向托育转型。”作为一名从事幼教工作25年的教育者,仲维红认为,托育是传统幼儿园未来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
仲维红告诉记者,幼儿园开展托育业务后,目前一共开设了两个托大班、一个托小班,共55个学位,提供全日托和半日托服务。托班的孩子年龄大多在2岁-2.5岁之间,最小的只有1岁多。未来,该园还计划开设“亲子班”、“临时托”等服务。
日照市岚山区岚山头街道中心幼儿园,托育班的小朋友正在玩耍。
日照市岚山区岚山头街道中心幼儿园改造后的托育班环境。
岚山区的探索仅是日照公办园办托育的一个缩影。日照市教育局学前教育中心主任孔庆志介绍,目前全市开设托班的幼儿园有307所,提供托位9600多个,占幼儿园总数的比例达到55%,基本形成了以幼儿园托班为主体、以普惠性资源为主导的托育服务体系。
在财政支持方面,每开设1个托班,日照市级财政给予幼儿园2万元的开办补助,托育示范幼儿园给予5万元奖励;对公办幼儿园给予托位补助,每生每年710元。
“今年秋季,我们集团4所幼儿园将迎来新一批的托班宝宝,共152个学位。”济南市历城区钢城第一幼儿园钢城园园长赵丹告诉记者,托育班收费标准严格参照公办普惠标准,每月收费900元,较市场机构价格低了约40%,周边很多家长打来电话,希望预定秋季学位。
济南市历城区教体局宣传科负责人刘爱君说,未来三年历城区拟组织育婴师培训人数1000人以上,持续新增公办机构托位。
在德州,乐陵市第一实验幼儿园托班也颇受欢迎。该园托班每月费用约600元(含保育费和餐费),政府补贴后,家长每月只需缴纳300元餐费。
记者注意到,2025年1月,在国家“普惠托育”政策引领下,山东省率先印发《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的若干措施(试行)》,明确通过场地扩容、师资强化等举措,推动托育服务与学前教育协同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岁至3岁幼儿。山东建立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保障机制,确定最低标准为每生每年710元,切实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让家长托得起、放心托。
爆火的市场与百万人才缺口
爆火的托育市场不仅吸引了公办幼儿园的加入,民办托育机构也批量涌现,更有来自房地产、母婴等行业的投资者加速入局。部分头部企业如孩子王、爱婴室、华媒控股等,正通过“自建+并购”的方式抢占托育市场。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注册托育机构已超18万家,较2020年增长近5倍。这其中有创业成功者,也有不少失败“跑路”的。
山东一家托育机构负责人王钦(化名)透露,前几年,一家托育机构老板欠债跑路,有家长预交了3年共24万元的费用,全部打了水漂。
“(做托育机构)自己蛮干的话,缺钱、缺人才、缺场地,这些问题很难解决。”一家民营托育连锁机构负责人宋方(化名)说,目前各地普惠托育的价格大约是2000元/月,但对于民办机构来说,场地、人力、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定价低于5000元/月机构就很难盈利。长期来看,民办机构要想盈利,仍需要政府在场地、补贴等方面给予实质性支持。
幸运的是,近年来,全国多地政府持续发力支持托育发展。作为创业者,宋方抓住机会,主动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合作,以第三方身份深入社区,找到了一条合作共赢的破局之路。
此外,师资队伍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托育机构急需解决的另一大难题。
据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托育服务专业委员会的调研,全国托育从业人员中,具备育婴师资格证的不足30%,持有婴幼儿发展指导师等专项证书的仅17%,人才缺口近百万。以山东为例,全省0-3岁婴幼儿约200万名,现有托位约40万个,从业人员缺口达6万人。
“我们选拔人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从园内选拔、培养;二是从社会上招聘有照护经验的老师;三是从高校中寻找专业人才。”宋方说,目前,不少托育集团已经在积极对接相关高校,提前预定人才了。有的干脆直接建立了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培养托育专业人才。
与此同时,许多公办幼儿园开始从内部进行改革,实施人才转型策略。在济南历城区,钢城第一幼儿园构建“养教融合”托育体系,组建“托育骨干教师+育婴师”双师团队,除具备教师资格证外,全员持有高级育婴师专业证书。
托育人才的学历教育层次也在不断提升。今年4月,全国首个普通本科“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获批,标志着我国托育人才培养正式迈入本科教育阶段。
记者注意到,2025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到2030年,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家庭托育成本有效降低,基本满足群众需求。
(应采访对象要求,部分人物为化名)
(大众新闻·海报新闻)
发布于:山东省蜀商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