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低俗擦边而导致漫展被封禁的狗头萝莉,如今却凭借煎饼生意再次吸引目光。最近,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招聘启事,仅仅过了三天,就收到了多达2000份简历,这一消息一经发出,网友们瞬间炸开了锅,纷纷表示震惊并吐槽:“你们怎么不骂她了?”
究竟是人们的记忆太快衰退,还是流量再次让人失去理智?今天就来聊一聊,我为何依然无法原谅狗头萝莉,也希望大家不要轻易“洗白”这段曾对整个二次元圈造成重大伤害的历史。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核心争议:狗头萝莉的成名之路,并非依赖于作品,而是通过“擦边”与“卖惨”的手法。尤其是在某次漫展上,她几乎穿着“透视”的服装,似乎未穿内衣,现场走光的惊人画面迅速扩散,导致家长和网友纷纷举报,最终整个漫展被迫取消,主办方及摊主们损失惨重。
展开剩余70%更令人发指的是,她事后在直播中反复“卖惨”,声称自己遭受了网络暴力和生活困难,并试图塑造自己为受害者。但真正的受害者,却是那些认真备展的品牌方和观众。她所带来的,已经不是争议,而是整个圈子的信任崩溃。
经历了一年的时间,狗头萝莉开始在全国推广煎饼摊,还声称“希望重新开始”,并陆续收到了品牌和地方的邀请。最近她在公开招聘时,甚至明确开出月薪5000元、餐补、车补和社保等条件,仅用三天就获得了2000多份简历。
看起来,她努力向前,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可。然而,那些曾被她“殃及”的人却只能默默离开。与此同时,她却成了“正能量网红”的代表,得到平台的支持并频繁上热搜。
在如今以流量为王的网络环境中,许多人只记得“眼前的模样”,却忘记了“曾经的所作所为”。有网友表示:“她现在不再擦边了,只卖煎饼,这很好。”可是问题是,她的“成功”并非完全转型,而是借助旧有争议不断引发话题,吸引流量。例如,她此次招聘时,标题中带着“狗头萝莉招工”,吸引了大量粉丝应聘,实质上还是在利用旧人设引流。
更现实的是,不少网友前来应聘的真实原因并不是“想工作”,而是想接近她、围观她,顺便体验一下“互联网实习生”的生活。这并不是洗白,而是“带着滤镜的娱乐消费”。
当狗头萝莉公布招聘、展示2000份简历的时候,评论区却是一片“真香”的声音。曾经的批评声似乎突然消失,而变成了一种奇怪的围观心态:“她确实有两把刷子”,“不愧是流量体质”,“别人也可以努力活着啊”。
但我想说的是:努力并不等于得到原谅,有才能并不代表没有过错。就像当年她给整个圈子带来的恶劣影响,如今许多认真创作的Coser依然被贴上“低俗、卖肉”的标签。她留下的后遗症,依旧在持续发酵。
狗头萝莉的招聘热度,确实反映了她的商业头脑和流量操作的非凡之处。但在我看来,她的“再出发”缺少了最关键的一步——直面过去的错误。我们可以接受她谋生、摆摊、重新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原谅她曾经伤害过的圈子,也不代表她可以轻易洗白成“励志榜样”。网络可以健忘,但这个圈子不该失去记忆。
发布于:山东省蜀商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